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06-29 07:35:0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40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

卫发明电〔2009〕1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2009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暴发手足口病疫情。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手足口病患儿,尤其是重症患儿的医疗救治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由于今年手足口病疫情分布广泛,发病强度较大,高峰持续时间较长,感染EV71型病毒的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去年,导致报告病例数、重症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医疗救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为更好地保障手足口病患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今年我国手足口病疫情流行趋势和暴发特点,现就做好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建立手足口病医疗救治省际对口联系制度

根据工作需要,我部决定建立手足口病医疗救治省际对口联系制度,由医疗技术力量强、手足口病医疗救治经验丰富的省份对口联系手足口病医疗救治任务繁重的省份。具体由北京对口联系河南,天津对口联系河北,辽宁对口联系黑龙江,上海对口联系云南,江苏对口联系山东,浙江对口联系贵州,福建对口联系安徽,湖北对口联系山西,广东对口联系广西、江西。

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主要依靠本省(区、市)医疗力量。对口联系主要提供技术支援、开展业务培训、接收进修医务人员(医师、护士、医院感染控制人员)、疫情暴发时进行重点指导帮助等。对口联系时限为3年(2009年9月—2012年9月)。

二、做好省际对口联系的有关协调工作

各对口联系省份卫生厅局要有专人负责对口联系工作。对口联系省份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共同制订年度计划,抓好落实工作,年底进行总结和评估。必要时,要根据手足口病疫情暴发情况,对年度计划进行调整。

我部将根据我国每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趋势和暴发情况,对省际对口联系工作进行适当调整。

三、做好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医疗救治工作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分层、分级、关口前移的原则,指导医疗机构做好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发现、鉴别、转运、会诊和救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要组织省级专家组对口联系基层医疗机构,深入基层开展医务人员培训,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排查和救治重症患儿。

集中收治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定点医院,必须为综合实力强、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综合医院或儿童专科医院。要成立感染、儿科、重症医学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具体负责重症患儿医疗救治工作。要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儿童使用的呼吸机等。要认真研究分析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和病程规律,及时总结救治经验,提高患儿的诊断和救治水平。

不具备重症患儿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要做好重症患儿的发现和诊断工作,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病情允许和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及时向定点医院转诊。

四、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患儿预检分诊等工作。严格执行患儿入出院标准和有关消毒隔离规范,重点加强急诊留观室、收治手足口病患儿病房等重点区域的感染控制工作。要妥善分流就诊人群及家属,对患儿和家长开展个人卫生及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避免患儿之间、家长与患儿之间的院内交叉感染。

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组织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足口病发现意识和鉴别能力。对重点地区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其手足口病的诊治及防控水平。要有针对性地对医务人员开展正确使用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培训,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和能力。要组织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做好对患儿家长的宣教工作,使其正确认识手足口病,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慌,维护社会稳定。





二〇〇九年九月八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


内政发〔2007〕129号 2007年12月29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规定》已经2007年11月3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高危行业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减少伤亡事故发生,促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实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高危行业包括井工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隐患是指在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技术上的安全缺陷等。
  隐患分为三级,即:一般隐患、重大隐患、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
  (一)一般隐患是指由企业下属单位(车间、矿井、区、队等)掌握整改的隐患;
  (二)重大隐患是指由企业掌握整改的隐患;
  (三)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是指一时难以整改,需要在以后或局部停产治理的隐患。
  第四条 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对本企业的隐患负有排查、登记、治理的责任。
  第五条 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即指实际上指挥、控制企业生产、经营、安全、投资和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和重大事务,或者对重大决策起决定作用,是企业实质意义上的负责人)对本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
  第六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是隐患排查治理督办的责任主体,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有核查、检查、抽查和督办的责任。


第二章 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


  第七条 企业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企业的班组、工段、车间、厂矿、公司管理人员及企业主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隐患排查治理负直接责任。
  第八条 企业的班组、工段、车间、厂矿、公司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岗位操作人员应坚持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企业主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应当组织进行经常性的隐患排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等相关人员参加的隐患排查。
  第九条 企业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及隐患整改情况必须向所在地旗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重大险情随时报告。
  第十条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央和自治区直属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工作。其它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工作由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根据监管关系确定。
  第十一条 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所监管企业重大隐患的排查、登记、治理工作进行核查,每月组织一次现场核查。
  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所监管企业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查出的一般隐患应责令企业立即整改,重大隐患应责令企业制定治理方案并监督其实施。
  第十二条 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的排查、登记、治理工作进行核查,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核查。
  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所监管企业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每次检查面不得低于20%。
  第十三条 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全区企业报告的重大隐患的排查、登记、治理工作进行核查,现场核查每季度一次。
  组织有关专家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现场会诊,帮助企业加快治理进度,并对重点企业进行抽查。


第三章 安全生产隐患的登记


  第十四条 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网站,用于安全生产隐患的登记、统计和分析,对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实时监督。设自治区、盟市、旗县和企业四级平台,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应将安全生产隐患的各类信息分别登记。
  第十五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应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安全生产隐患信息网的运行和维护,配备长期固定的录入工作人员,制定操作规程。专门机构或人员应对各自负责的网上信息定期、定时加以分类和分析,并按照筛选、录入、分类、分送、请示、反馈等程序逐一办理,提高办事效率。
  第十六条 企业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基础信息的提供者,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准确、明晰。企业各岗位、班组、工段、车间、厂矿、公司都要设立隐患登记台账。企业应定时将各部位隐患台账分类统计,经主要负责人核查无误后,录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网。
  第十七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企业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其有关信息应由发现者经过详细核实后,并将有关请示和处理结果一并录入信息网站。各业务部门负责对相关信息整理后,交由专门人员录入信息网站,综合信息由专门机构负责录入。
  第十八条 登记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企业名称、法人代表、联系电话、安全生产许可证号、企业详细地址、企业类型(大、中、小)、从业人数、企业性质、设计能力、生产能力、主要产品。该部分内容固定在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隐患排查信息网站平台上。
  第二部分包括重大隐患基本情况、发现人、发现时间、等级、治理措施、治理资金、应急防范措施、隐患整改完成时间、督办单位、督办负责人。
  第十九条 自治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网要与其它行业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网实行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


第四章 安全生产隐患的治理与督办


  第二十条 发现重大隐患,企业应立即组织排除,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必要时应停产、停业整改。
  第二十一条 企业对排查出的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必须制定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必须包括:治理措施、治理资金、完成时间、应急防范措施、治理负责人等内容。
  第二十二条 治理方案在发现重大隐患后5个工作日制定完成,上报旗县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监督其实施。
  第二十三条 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完成后须报督办单位,由督办单位组织验收。
  第二十四条 一般隐患排查治理由企业负责人督办。
  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由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办。
  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由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办。
  上级交办的、举报的或影响特别大的重大隐患治理监督工作,由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十五条 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督办的安全生产隐患亦为下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督办任务,且下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主要督办责任。
  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对下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办的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直接督办。
  第二十六条 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每半年对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督办情况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并抽查其所监管企业。
  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每年对各盟市、旗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督办情况进行两次以上监督检查,并抽查盟市、旗县所监管企业。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每次监督检查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建立档案,作为年终奖惩的依据。


第五章 处罚与奖励


  第二十七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对相关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管理和录入的;
  (二)未按规定要求进行隐患排查、现场核查或核查面未达到要求的;
  (三)检查中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接到举报不予以处理的;
  (四)未按期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督办、治理责任的;
  (五)由于以上任何一种主观原因造成所监管企业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特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
  第二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或者企业实际控制人未依法保证下列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并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保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的;
  (二)未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
  第二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二)未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
  (三)未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
  第三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予以处罚。
  (一)提供虚假情况或者隐瞒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其他安全问题的;
  (二)对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未制定治理方案的;
  (三)对事故预兆或者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的;
  (四)拒绝、阻碍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监督检查的;
  (五)拒绝、阻碍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聘请的专家进行检测检验的;
  (六)拒不执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安全监察指令的。
  第三十一条 对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请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予以关闭。
  第三十二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及工作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突出表现或立功表现的,给予一定的物资和荣誉奖励。
  (一)及时发现重大隐患,避免造成重特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
  (二)在年终考评中,圆满完成各项督查、检查工作,治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取得显著成绩,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的单位和个人;
  (三)科学合理的运用安全科技成果,使企业的生产工艺、材料、装备水平、生产环境有明显提高和改善,安全隐患显著减少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高危行业以外的其它行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应参照本规定,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和督办工作,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非居民学生进出境行李物品管理规定

海关总署 国家教育委员会 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非居民学生进出境行李物品管理规定
1991年5月30日,海关总署、国家教委、外交部

第一条 为加强对非居民学生进出境物品的监管,照顾其学习、生活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和国家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非居民学生”系指在我境内正规大学(学院)注册以学习、进修为目的,在校时间一学年以上(含一学年),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管部门签发长期居留证件的外国留学生和华侨及港、澳、台学生(以下简称“学生”)。
第三条 学生携运进境行李物品应以其在境内居留期间学习、生活必需用品为限。其中属《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分类表》(见附件一)第一类物品,经海关审核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予以免税放行;第三、四类物品(摩托车除外),如确属学习、生活所必需,经海关审核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准予征税放行;第五类物品和中档次的收录音机、照像机,经海关审核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准予每一品种免税放行一件。
学生每次进境携带第二类物品,香烟限400支,或雪茄100支,或烟丝500克,酒限2瓶(不超过1.5升)。
学生一律不准运进小汽车和摩托车。
第四条 学生携运自用物品进境,应在办妥长期居留证件后一个月内,填写《进出境自用物品申请表》(格式见附件二)一式四联向其第一就读学校所在地主管海关提出申请(学生在华学习期间仅限申请一次)。海关在收到申请后次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批。审批时,连同其本人最近一次进境时经进境地海关暂准免税放行的旅行自用物品合并计算。
学生提交申请时,应同时出示本人长期居留证件、身份证件和所在第一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生证明”原件(格式见附件三),以及最近一次入境时填写的申报单证。
第五条 上述申请经批准后,有关物品应自批准之日起三个月内一次从指定口岸运进。学生应持装有经所在地主管海关签章的“申请表”第一联(正本)及第二联(副本)的“关封”向物品进境地海关办理有关进境手续;进境地海关应同时核对“申请表”正本及学生身份证件、长期居留证件无误后,方予办理验放手续。
学生应妥善保存好“关封”,不得擅自开拆。如遇有关封遗失或开拆,其运进的自用物品,以及虽有关封,但逾规定期限运进的自用物品,进境地海关不予放行,有关物品予以退运。物品超过三个月未退运出境的,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第六条 上述经海关核准放行的自用物品自物品进境之日起两年内,如确有特殊原因需要转让的,应事先报经海关批准后方可办理转让手续,其中对海关免税放行的物品,应按规定补缴税款。如受让人按中国海关规定可免税进口有关物品的,方可办理免税手续。
第七条 学生在办妥长期居留证件前携带或运进的自用物品,以及在居留期间短期出入境携带的行李物品,海关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第二章第十七条关于对非居民短期旅客的规定验放。
第八条 学生邮寄进出境的物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口邮递物品监管办法》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学生学业结束出境时携带的行李物品,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或限制出境物品外,其它物品经海关审核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准予运出。
第十条 对违反本规定并构成走私或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海关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给予处罚。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二年一月一日起实施。
附: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分类表(附件一)
进出境自用物品申请表 (附件二)
学生证明 (附件三)
附件一
旅 客 进 出 境 行 李 物 品 分 类 表
------------------------------------------------------------------------------------------
| 第一类物品 |第二类物品 | 第三类物品 | 第四类物品 | 第五类物品 |
| | | | | |
|------------------|------------|----------------|----------------|----------------|
| 食品、衣料、衣 |烟草制品 | 价值在人民 | 电视机、洗衣 |打字机和价 |
|着、工艺美术品、 |酒精饮料 |币1,000 |机、电冰箱、照 |值人民币 |
|价值人民币200 | |元以上的生活 |相机、音响组合、|200元以 |
|元(含200元) | |用品。 |收录音机、摩托 |上、500元 |
|以下的手表和其它 | | |车和价值人民币 |(含500元) |
|生活用品。 | | |500元以上、 |以下的电子 |
| | | |1,000元 |琴、照相机等 |
| | | |(含1,000元|其它生活用 |
| | | |以下的其它生活 |品。 |
| | | |用品。 | |
------------------------------------------------------------------------------------------
注:1.本表所称进境物品价值参照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确定。出境物品价值以
国内法定商业发票所列价格为准。
2.准许各类旅客携带本表所列物品进出境的具体征、免税限量由海关总署
另行规定。
3.本表内未规定限值的列名物品不再按价值归类。
附件二
海关编号:
Serial No.------------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海 关
CUSTOM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进 出 境 自 用 物 品 申 请 表
APPLICATION FORM FOR IMPORT/EXPORT PERSONAL EFFECTS
------------常驻人员 ----------学 生
| |Resident| |Student
申请人姓名 身 份 ------------ ----------
Applicant′s name----------------------Status------------ ----------
| |专 家 | |定居者
------------Expert ----------Settler
国 籍 单 位
Nationality--------------------------------Dept.----------------------------------
职 街 身份证件号
Rank----------------------------------------------Identlty Card No.--------------------
住址及电话
Add.& Tel.No. In PRC--------------------------------------------------------------------
本人申请进/出境下列自用物品: 进/出境口岸
I hereby apply for Entry/Exit Port----------------------
import/export of the
following personal effects:
续表
--------------------------------------------------------------------------------------------------------------------------------------------
| 物 品 名 称 | 数 量 | 单 价|价 值| 进 出 境 地 海 关 批 注 |第第第第
| Descriptions |Quantlty|Unit|Value|Remarks ofthe Entry/ExitCustoms|一二三四
|----------------------------------|----------------|--------|----------|------------------------------------------------------------|联联联联
| | | | | |
|----------------------------------|----------------|--------|----------|------------------------------------------------------------|正副副副
| | | | | |本本本本
|----------------------------------|----------------|--------|----------|------------------------------------------------------------|
| | | | | |口口主申
|----------------------------------|----------------|--------|----------|------------------------------------------------------------|岸岸管请
| | | | | |海海海人
|----------------------------------|----------------|--------|----------|------------------------------------------------------------|关关关留
| | | | | |验留留存
|----------------------------------|----------------|--------|----------|------------------------------------------------------------|放存存
| | | | | |物
|----------------------------------|----------------|--------|----------|------------------------------------------------------------|品
| | | | | |后
|----------------------------------|----------------|--------|----------|------------------------------------------------------------|退
| | | | | |主
|----------------------------------|----------------|--------|----------|------------------------------------------------------------|管
| | | | | |海
|----------------------------------|----------------|--------|----------|------------------------------------------------------------|关
| | | | | |
接上表
|----------------------------------|----------------|--------|----------|------------------------------------------------------------|
|申请人签字: |主管海关批注(Remarked by the Local Customs.)       |
|Applicant’s |       |
| signature |       |
|单位签章: |       |
|Sealed by the |       |
|Applicant′s Dept.|       |
| |       |
|日 期 |有效期至: 年 月 日 经 办 关 员 签 字       |
|Date: |Be effective before: Officer′s signature       |
------------------------------------|------------------------------------------------------------------------------------------------------
注:本申请表正本为口岸海关验放物品凭证,必须在本“申请表”有效期内与申请人身份证件及长期居留证同时使用
方为有效。
附件三
------------------------------------------------------------------------------
| 学 生 证 明 |
| |
| |
| ( )学证字第 号 |
| |
| 兹证明 (外文: ),国籍 , |
| |
| 性别 ,年龄 ,来自 国家(地区),系我院校学生 |
| |
| 入学注册日期 年 月,就读时间 年 月至 年 月。 |
| |
| 护照(回乡证)号码: |
| |
| 学生证注册号码: |
| |
| 长期居留证件号码: |
| |
| 进境日期: |
| |
| 学校详细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
| |
| |
| |
| |
| (学校签章) |
| |
| 年 月 日 |
| |
| |
| 附:经办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
| |
| |
------------------------------------------------------------------------------
注:本证明由学生第一就读学校开具并留存根,学生申请进口物品时交
海关查验并归档备查。有关学校按此格式自行印制使用。